中国人建造宗祠,是为了纪念祖先、维系家庭联系、保持宗亲情感。“没有传承就没有根,没有祖宗就忘了一切。”以血缘为基础,彰显“根”的标志就是宗祠。
宗祠,又称祠堂,姓氏意识强烈,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堂宇,也是家族议事、供奉祖先、传承礼德、团结族人的重要场所。宗祠原为“追远、根本”的目的而兴建,所以在建筑规制上体现出礼尊而貌严。它既是家族的象征和中心,也是乡土文化的根。
建造宗祠,是一种民族传统,是宗法制度在社会生活中的体现,在封建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。平时它是供奉家族共同祖先的神主牌位、举行祭祖活动的场所,在重大节日、特定的日子又是举办家族集会、执行族规家法、议事宴饮的地方,可以起到维系家庭联系、保持宗亲情感的作用,同时对于维护家庭和社会的稳定有一定的作用。
姓氏是家族的徵号,祠堂是家族的象征。也是一种文化,是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祠堂文化。祠堂不仅是家族尊祖敬宗、祭祀的殿堂,而且是族人心中神圣的图腾,亲情凝聚的纽带。它承载着家族子孙千百年来的记忆和继往开来的精神寄托。
家族以谆朴的祠堂文化,启迪后昆尊家规,守家风,重家教的家学。纵观历代先圣贤达,皆因幼承家訓,在家规、家风的熏陶、濡润下成长起来,而奋发有为。
时代需尊祖敬宗的感恩情怀和尊长孝亲,敦亲睦邻的孝德文化,而祠堂正是以家教的形式弘扬和传承这种文化和情怀,培养和教化族人具备“仁义道德,忠孝廉节”的优良家风。
那么建祠堂要注意什么呢?
一、祠堂要选好地址场所,要求注意龙脉和生气来源,明堂宽大,方正,背山面水,水口收藏,无冲突,无争斗等现象。左右互衬,四势匀和。坐北朝南。
二、尽量避开居民楼、学校、工厂等人口密集的地方。后有背山所倚的地貌,讲究山明水秀,地灵人杰,要求文运亨达,人丁两兴。
三、占龙脉,祠堂是先人的归宿,也就是庇佑子孙后代的地方,若想要人才辈出,就要选择在龙脉之上。
四、水塘是祠堂的关键所在,俗话说“遇水则发”,想要子孙满堂,财运连连,必须背靠为实,水抱宗门。
五、地势地形前低后高,书曰:“前低后高,要世出英豪。”最理想是靠山面水的地方。
六、祠堂内部结构、布局、尺寸都要十分讲究,建祠堂不同于建一般民宅,有比较严格的规定。
七、格定坐向。天地分三元九运,建造有二十四山向。祠堂的坐向不可随便立,这关系到全村或一个家族的兴衰荣枯。
八、祠堂的修建,择定吉日吉时开工,祭祀。日课书有云:“不得真龙得日月,也应富贵旺人家。”说的是巧用天时的重要性。
九、没有理想的地坪就要人工打造。包括堆山、掘池、填缺、放水、植树、种草,等。
十、现代祠堂从整体布局上也要讲坐势、朝案。最重要的地方,空间要大,建筑要高大,材质要好,采光要足。
宗祠文化既蕴涵淳朴的传统内容,也埋藏深厚人人文根基,它涵盖了祠堂、祠产、祠约、祠堂建筑规制、祠堂陈列格式、祭祀礼仪,以及宗谱家乘、行派世系、传记事略等领域,是我国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旧时,祠堂讲究采光,以适应风水术的要求,格局不能随意设置,要受封建礼制约束。如开三山门和门前设置门当户对(石锣石鼓)、石狮,族内必须有科班出身而入仕的人;祠堂门前的照壁若要镶嵌麒麟,脚的站跪姿势应按族人官阶品位而定。
祠堂门前会为取得功名的族人设立旗杆夹,以资彰显并激励后辈。后人可以通过了解祠堂的格局,进而了解村庄的发展历史。当你走典雅壮观的祠堂,就能了解到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些特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