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西宁都青塘原名清溪,后来要辟建圩场,因其四面环山,中洼如塘,蔚蓝青秀,故改称青塘。青塘人口中,以何、孙、谢三氏占多数(约70%),都是地道的客家人。
一.何氏家庙
三姓之中,何氏最早进入青塘开基,且青塘何氏发展到如今的万丁巨族,与祖师爷杨公关系匪浅。何氏进入青塘流传有很多的传说,最出名的是杨公帮何氏找风水宝地建祖坟,改变何氏八代单传的境况,逐渐富裕起来。这个传说,几乎每个青塘何氏子孙都听过。
话说何氏刚进入青塘时八代单传。有一天,杨救贫杨公(杨筠松)因为做风水救了不少穷人,民间多称杨救贫,路过青塘。在经过何姓人家门前时,刚好天色已晚,于是就想留下借宿。当时何家家徒四壁,没什么东西拿出来招待杨救贫。于是把家里正在下蛋的老母鸡给杀了。何家妇人晚上席间聊起自家八代单传的事,可杨救贫看见杀了鸡,摆在桌上的却只有鸡头,鸡爪,都是些没肉的,没多说什么。
第二天早上,杨救贫收好行囊准备出行时,何家妇人把早已准备好的一包吃的塞给杨救贫,说路上饿了可以充饥。走到半路,杨救贫饿了打开包裹,发现里面全是鸡肉,和昨天吃的合起来刚好是一只完整的鸡。杨救贫心生惭愧。于是回到何家,在牛落窝处寻得一块风水宝地。让何家祖坟迁往此地,在坟头种了一株竹子,并交代等竹子长到七片叶子再拔掉。没想到何家人在竹子长到三片叶子就把竹子拔掉了,于是就有了现在青塘何氏三房鼎立的局面。青塘现在80%都是何姓也是由此而来。
以下简单分享何氏祖坟风水考察情况:宁都青塘小地名牛落窝,来龙雄大,一脉撒落平阳,穿田过峡,测得入首乾兼亥(321度左右),过脉有养龙水,由于年代久远(距今一千多年),变化很大,在一片柑子园中,穿过荆棘,找到了墓,墓不起眼,没有墓碑,只是砖砌成,据说是当年杨公带着大弟子曾公(曾文辿)用砖砌的坟。
测得墓坐坤山艮兼申寅(228度左右)。属于横龙结穴,廖公(廖金精)云:“横龙穴后必要鬼,乐星宜后峙”,恰穴后约500米有一太阴金星为乐山,证得穴真,喝形:伏地虎形,穴在虎头,乐山恰是虎屁股,由于年代变迁,现在已经看不出虎形的全貌,当年杨公喝形伏地虎,一定有他的道理。左水到右,来水子兼癸,去水口卯兼乙。此坟是何氏寡妇的丈夫墓,原来葬在别处,杨公为其迁葬后,何家结束了八代单传的历史,添了三个孙子,且富了起来,从一寡妇持家,以此繁衍,发了一万多人丁,且富贵者不计其数。何氏发达后,何氏寡妇又聘请杨公勘察选址,兴修了何氏家庙。
何氏人丁兴旺后,就此开启了何氏家族的新篇章。据说,何氏发达后,何家又聘请杨公勘察选址,兴修了何氏家庙。
因何氏家庙为杨公遗迹,笔者曾带领弟子前往考察。身处青塘镇时,便感觉这个地方很不一般,四周群山环抱,秀峰林立,中间偌大一个盆地,实乃山灵水秀的风水宝地。而且“何”与“荷”谐音,故何姓坐塘中,颇得地利。何氏家族居住在偌大一个青塘中,就如同荷花生长在塘中,居住环境的适宜,家族的发展壮大就更加迅速。
二.孙氏家庙
宁都客家孙氏源于唐代末期,其始祖可追溯到孙中山先祖孙誗。孙誗,原籍陈留(今属河南开封),唐僖宗中和三年,以武艺选为百将,次年敕封为东平侯。黄巢起义后,提兵闽越江右间,后定居赣省虔州虔化县,即今宁都县。
据孙氏家谱史料记载和文物考证,孙誗为孙中山先生第三十五代先祖。孙誗后裔一支孙友松迁居广东,孙中山先生,系孙友松之后。
著名历史学家罗香林教授著《国父家史源流考》中记载:“其远世源流,则唐以前俱住陈留,为中原世族,自唐僖宗时黄巢变乱,其远祖誗公,始以领兵堵御之故,迁居江西宁都,历五代至宋,子孙寝多,散布于赣南闽南等地,元明之际,始多自闽赣迁粤。国父之人粤始祖友松公,即自福建长汀河田迁粤之一支也。”
当时赣南有名的地理师父曾文辿公(杨公的大弟子)与孙誗相交甚好,为孙誗点一风水宝地,福荫其后人,就是当地著名的东平候孙誗墓。笔者曾带领弟子前往考察,写有文章介绍墓地情况。曾文辿堪舆作品|宁都孙中山先生世祖孙誗墓,千枝万流世代昌。
此次笔者考察的是孙氏家庙,主发贵,也是曾公所作。传说曾公在建造孙氏家庙期间,孙家老婆招待十分周到,并且准备了鸡腿给曾公回家路上当干粮,曾公在路上吃着鸡腿很感动,就返回孙家再做门楼,贵就贵在门楼。
孙氏家庙,位于宁都县东南部的青塘镇,孙氏家庙始建于唐末宋初,明嘉靖年间重修过,现存建筑为清代中晚期重建的。现存建筑为两进式砖木结构,大门正上方挂着一块牌匾,刻有“孙氏家庙”四字,大门左右有一对联:风从北海馥郁书楼,志继中山光辉祖庙。
门前两只石狮庄严镇守在院子内,整个祠堂是典型的客家祠堂建筑,琉璃屋顶上雕有双龙戏珠,两侧烽火墙高耸,气势雄伟,别具一格。进入祠堂内,一个四方的天井映入眼帘,天井宽阔放卯乙水。
穿过天井两边的过道,进入上厅,神台镶有玻璃柜,上面供奉着以孙誗为首的孙氏先祖的牌位,神台已摆满了牌位,可见其后代繁衍之巨。举目仰望,横梁下面挂有一匾额,上书:“光裕堂”,也是孙氏家庙的堂号。
家庙大门坐酉山卯向兼庚甲,门前开一口大的半月池塘,池后围有院墙。丑方开八字门楼,坐庚山甲向兼酉卯,来丑水,去水巽口。
站在大门朝外看去,其明堂宽阔,对面朝山峰峦秀丽,耸拔有力,朝应有情,引四周之山一齐跪拜作揖之相,前有三峰为案,第二层山为帐下贵人。家庙前有一条河流,左水倒右,形似腰带环绕。
孙誗之子孙实与刘氏生七子而传五,以公侯伯子男为序立五房。后裔蕃衍,迁江西于都、兴国、赣县、安远、泰和,浙江绍兴、余姚,湖南湘乡、衡阳,福建宁化、长汀之河田,广东紫金、增城、中山(原名香山)等地,故誗为赣、浙、湘、闽、粤诸省的孙氏始祖。
孙氏家族历史上也是人才辈出,尤其宋朝时期传颂的“孙氏五贤”:
五世:孙长儒,字思齐,北宋祥符八年进士,赐五经出身,广西浔州太守。
七世:孙立节,字介夫,长孺孙,北宋皇祐五年进士,广西桂州节度判官。
八世:孙勰,字志康,立节长子,北宋元祐三年进士,湖广岳州太守。
八世:孙勴,字志举,立节季子,博学多才,台郡累荐不仕,系苏东坡得意门生。
孙登龙,字寿甫,立节后裔,南宋景定五年举人,四川东川路同知总管。
延至清末民国时期,再出一代伟人孙中山,孙氏家族发家以官贵为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