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僚曾氏村和廖氏村交界处叫阳背垴,是三僚墓葬比较集中的地方,这里有二个著名的虎形墓,一个是东面曾氏“侧面虎形”。另一个廖氏的“猛虎跳墙形”。
曾氏的侧面虎形,墓主是宋代玉屏公(又叫吾道公),他是文辿公的第18代,他名下是存远、存信、存德三房。相传三僚曾氏初期人丁不旺(杨救贫的钤记中有
“初代钱粮不兴大”一说),自从建了这座气魄宏伟的虎形墓后,人丁遂发达起来。这个墓很好找,墓后是包裹石,墓旁北侧是一株巨枫。墓的碑文如下:“宋十八世祖曾玉屏太公墓, 葬阳坳枫树下骑龙穴虎形申山寅向兼庚甲,庚寅分金。皇清乾隆二十五年庚辰岁五月吉日重修。(联曰)石淳觉春仙榻暖,佳城不夜来灯辉。”曾氏虎形墓是卧虎形,即所谓伏地虎,虎的两爪搁在前面,墓头上有一双石雕的虎目,高约一米,宽约50公分,可以说是虎视眈眈,可惜现在只有左爪,右爪在修路时破坏了。在墓顶山坡上还有一个半人高的的石雕望碑,象征老虎头顶的“王字”。整个虎形墓气势雄伟,远望如一头静卧山前小憩的猛虎,形态非常生动。
曾氏建的卧虎形,据堪舆家介绍说,是针对山坡下的狗形祠,同为曾氏二房争风水,因为是同宗,只能相互制约,不能相互刑伤。故建虎形墓时,做的是一只卧虎,即是一头瞪大眼睛看住狗形的虎,并不克制狗形祠。在风水上,寅(虎)戌(犬)相合,俗话说。寅公进村食豕(猪),先拜犬公。
廖姓在阳背垴也有一个虎形墓,叫猛虎跳墙形。是一处很宽大的墓,墓主系多人共葬,这种墓一般属于二次葬。即找到风水宝地后,将多位祖宗骸骨移到一起再葬的墓。相传阳背垴原来是曾姓人的祖坟山,龙脉很旺,廖姓也打算在这里分一块地方做墓,以便共享这道龙脉,久未成功。后来廖氏二房一个女儿嫁到曾家,联姻后采取了很多办法,终于在阳背垴分到这块宝地建墓。廖姓这个墓是下山虎形,属于二房的祖坟,墓建好后廖姓二房人丁发展很快,达到几千人。这座墓位于阳背垴南麓山坡,是在通往廖屋村的路口旁,很醒目。墓前有二道曲折矮墙,因为这是猛虎跳墙形,虽然旁边没有人家,廖氏也专砌了墙让老虎跳。
三僚另外一处虎形,在村东侧的东华山下的横坑。在和梅窖村交界的松树林里,那里有五个山头,结穴一处,成为一个五虎下山形。建有二座虎形墓。
三僚还一个著名虎形是廖均卿墓,是下山虎形,由他自己生前亲自选定。